一度寒暑,又值毕业求职季。应密院办之邀盛情难却,加之密院求职案例极少,故谨以个人求职经历为例,以期对有意向求职密院学友有所帮助。有幸拜读了朱乾昌同学的经验帖,受益良多,感觉他那边会代表密院学子的主流想法吧,而我这边实属个例,针对于对未来方向有所迷茫的同学(大牛退散)。本人是密院08级ECE专业学生,二专选修了会计,申请到的工作有两份,一个是上海通用汽车(SGM)采购部普通员工,另一个是星展银行(DBS)新加坡本部的Graduate Executive Program (GEP) 分析员。
本段会介绍个人方面的考量,只需求职经验的同学大可直接跳至下面感兴趣的副标题来阅读。本人之所以选择求职作为毕业出路有以下缘由:第一,经历了密院各类编程、实验的洗礼,确定自己并不适合当程序猿或者做学术研究,作完试验编完程没有成就感的样子叫我如何面对日复一日要面对这些的生活.个人倒是对概率论的优化问题有所兴趣。奈何2+2申请IOE失败,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了会计二专作为对个人履历的补充。第二,当然也有考虑过作为密院主流意向的留美读研,基于第一点希望申请的是Financial Engineering(FE)这一小众专业。
由于个人无论GPA, TOFE还是GRE都不过硬,价值没有这方面的研究经历(面壁啊),实在是不奢望有十足的把握被录取,因此把求职当做补充选择(不选择交大直研参考第一点,没有感兴趣的研究方向),这样至少会有一个保底的出路(各位对留美不是这么自信的非大牛们应该或多或少都会有这种想法吧,2+2阴影啊orz)。第三,本科生相对于研究生也有其优势:求职面广泛。个人来讲ECE+会计二专+机械相关的毕业设计可以算是各行业通吃了。
相对来讲研究生选定方向就业面就会限制于相关行业了,否则也对不起你两年的研究不是。另外,对于大多职位,本科生相对于研究生并没有处于绝对劣势,至少就个人拿offer的两个职位是这样。录取了就处于同一起跑线,工资待遇没有明显差异,而就同龄讲,你拥有了多两年资历的优势。当然在之后升职上研究生学历会是优势,但你也有工作若干年后申请MBA或相关专业研究生深造的选择(个人倾向于这样带着工作上的问题、瓶颈再读研,当然到时候可能会遇到的阻力自然不会像本科毕业直接读研这么轻松了)。
综上,本科毕业直接求职并失为一种合理的选择,这也是我在找到满意职位后放弃留美读研选择的原因。求职准备 首先还是得善意提醒,对于多数同学来讲,要取得一个满意的职位也会是一件蛮花精力的事,越早准备越好。对于想求职、留学两手抓的同学,虽然申请时间会错开,然而精力有限,多少会相互影响的,怎么分配就要看个人情况了。
实习:主要针对于大二、大三的同学。如果有心把求职作为出路之一,利用空闲的寒暑假申请你可能感兴趣相关行业的实习的确好处多多。
能增加求职应聘的筹码是一方面,更多的是给自己一个机会看看自己是否喜欢这个行业。因为是人生一大选择,毕竟隔行如隔山,入职之后想转行业就难了。由此看来货比三家也不为过吧。
至于实习机会,人人上就有看到不少拉,当然若有学长学姐亦或是亲朋好友在你感兴趣的公司工作帮忙推荐自然是再好不过。而实习期间要留意一下该行业和公司的文化是否符合自身的期望,如果有意向的话可以自发的提交实习总结和改进意见给主管,做一些主管没有要求的事才容易给主管留下好印象。然后可以在正式应聘的时候问主管要推荐,原理和留学要教授的推荐等同。
简历:约时间找刘燕吉老师反复改吧,她本人非常热心帮忙的,学院提供的如此优质的服务要好好利用。个人意见是征对不同的职位尽量准备相应的材料,而不是通用一种。
总的来说最好通过要应聘的公司网站了解其企业文化及你所申请的职位所需要的才能。然后有针对性的列举你的实习,研究,社团,课程经历来与其一一印证,按重要性排序不要重复。
就我在上海通用汽车(SGM)面试看到的情况来说,部门主管最后会拿到一张你的标记过的简历,估计部门经理就只看标记的部分了,所以相比于单纯的罗列信息,从阅读者的角度考虑来写简历应该会给你更多优势。应聘经验 个人来讲其实没有投很多简历,电子行业,汽车工业和银行总共加起来也就十来份,说实话和申研类似,虽然这个不要钱,但是添申请表还是很费精力,看个人喜好吧,个人宁可少而精。就结果来看也是我最花经历准备的两个职位被顺利录取了。
一般来说作为交大的本科生加上认真准备的简历,基本上投的简历都会有回音。即至少能拿到面试的机会。
因为前几次多少会紧张,所以在参加中意公司的面试前拿其他公司类似职位的面试练练手还是很有帮助的。面试过程一般来讲是笔试+群面+HR面+部门主管面这样的流程吧。
推荐在网上诸如应届生之类的论坛找相应企业的笔试题库和面经,可以早做准备,然后个人经验是与其说的天花乱缀不如诚恳而一针见血的说一些面试官可能希望听到的东西,即结合公司文化和职位需求与自身才能或经历相符之处准备面试话题,一般实习,学业,社团,经历各准备1~2个。然后一些常见的问题诸如:自己的优缺点,遇到的最大困难,做过的抉择什么的常见问题都可以用这些话题套,而说这些话题主旨在于说明你符合该公司的某象价值观或者职位需求。这样基本能保证你说的都在点子上,属于比较稳妥的做法,对于竞争相对不是那么激烈的职位应该是够用了(个人SGM面试就是这个流程成功被录用的)。
另外提醒一点,HR面试时问你是否有offer,还是不要说有,个人经历是凡是说有的情况都被默拒了(掩面)。星展银行及GEP项目介绍 相信不少人最感兴趣的还是这个直接到新加坡工作的Graduate Executive Program(GEP)项目吧。这是星展银行自2011年开始人材储备项目,2012开始从大陆招收,仅从复旦、交大各招收1名共2名(去年可以说处于尝试阶段吧,今年计划不详)。其培训是针对科技运营部这一银行后台部门,进行2年的培训,包括初始一个月的学习培训和两个为期11个月轮换岗位再最终决定培训生的具体岗位。
跟据去年情况大陆招聘途径仅为宣讲会当场投简历,12月至2月面试,并于7月初开始培训。这个时间点非常尴尬,而且是强制的意味着大四夏季学期不能修任何主课(没有任何课或仅为交大春季学期的课),也就是毕设必须秋季学期修。基本情况如上,下面细讲一下个人选择这个项目的思考比较吧。非投资银行 VS 工程师/程序员:从环境上来说不管是地段还是工作环境,银行业都要好上不少。
薪酬上对于同级别职位普通还是工程师/程序员要高不少,中上级别相差不大或者银行会后来居上吧(具体看情况不论)。工作上银行会较为稳定压力相对较小(非客户经理),加班看职位,科技运营部这种后台加班还是常事(分析员及以上无偿加班的)。而着装上银行会比较严格(即使是后台不用系领带,平常还是得穿衬衫),但相对也比较光显。假期银行会相对较多,分析员及以上级别是24天/年(特殊情况请假另算)加法定假期。
星展银行:星展原名新加坡发展银行,虽然在国内知名度不大,但确是新加坡最大的银行(新加坡98%人口是星展的客户)。也是亚洲信用评价最高的银行,AA级评价. 属于综合性银行,各类业务都有涉及,但主要利润来源在于对企业银行业务这一块。
目前主要在亚洲地区开设分行,香港、台湾地区也是其主要运营地点。而目前星展在大陆地区也发展迅速已在10个城市开设15家分行,并正在逐步扩大规模。
相对投行压力要小,薪水相对于同类商业银行还是较高的。个人感觉星展相对于成熟的全球性银行还是有很大的改进余地的,今年来发展势头很好,而且上层普遍重视对于新进人才的培养,所以商业银行方面星展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Manage Associate Program: 星展的另一个管理培训生项目,这个大陆就有独立的招聘,会在2年内在银行的前、中、后台轮岗。优势是2年下来职位必定升一个级别,但可能随时被星展开除,压力较大。
同时这个项目比较倾向于留学回国的研究生,2+2或者4+1回来的有兴趣可以尝试一下。新加坡工作:所谓的下南洋就是这个地方,从马来西亚独立出来的国家。
身处马六甲海峡,三面环海。处于热带,花园城市,常年30度左右,不会太热,并且室内空调开很冷,所以工作日着装长袖衬衫为主。处于+8时区没有时差,飞上海只要5小时可谓非常方便。
由于华裔占74%所以生活不成问题,基本都会一些中文的样子。要说有什么不方便的就是汽车左行,伙食普遍较淡,然后真心小地方没什么逛的。然后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是低税国家,大概9%相比于国内净入手工资会有10%左右的优势吧,但是弊端是没有五险一金,即工资就是全部,养老没保障。絮叨了不少也不知对各位有否帮助,有什么疑问私下联系咯人人或者邮箱:max.mengjin@gmail.com 虽然查的不是很经常有所延迟勿怪。
最后预祝有兴趣的学友能一起加入星展银行的大家庭。------------------------------------------------------------------------------------------------------------------------------------------ 作者简介: 孟进 浙江宁波人,密西根学院2008级学生,学院2012届校友,本科电子计算机工程,现在在新加坡星展银行工作。孟进同学待人友善、乐于助人、热心公益。
本科期间参加过密西根学院云南支教团,曾经担任上海世博会志愿者小组长,本科期间修读交大的双学位,品学兼优。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