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October 6, 2012

奇妙的旅行——我与《小说二十讲》

奇妙的旅行——我与《小说二十讲》 安徽大学中文系09汉语言文学专业 吴萍 F10914038 从初春二月到盛夏六月,一眨间十八周的课程已经临近尾声,在聆听疏老师的一次又一次的认真讲课中,我们获益匪浅,对当代文学的认识丰富了。一、文学之旅 对于当代文学的了解大多来自现当代文学史课,但了解的也大都只是一些概念化的内容,《小说二十讲》课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浩然的小说《金光大道》和《艳阳天》。

《金光大道》不仅是浩然的代表作,也是“三突出”代表作和“高大全”现象的典型文
本,同时也代表了文革文学的最高成就。我们在课外对于文革文学的了解其实是很少的,作为现代大学生大多会排斥那个时期文学的叙事方法和艺术手法等,但我们对于浩然这两部作品的热情还归功于老师新颖的授课方式——影像,让经典作品与电影艺术相融合,不仅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也让我们通过影像艺术更好地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人物:为国家为集体的无私奉献精神;高大泉的光明磊落和一心为公,反派人物的卑鄙狡诈等等,都鲜明而深刻地印入了脑海之中。

看完电影以后,在课外,我还找来原著阅读,这更加加深了我对于浩然作品的理解,同时也加强了对于文革文学的热情。当然,老师的课中还介绍了浩然其他的许多作品,如《喜鹊登枝》、《车龙飞转》、《晌午》、《队长做媒》等,不可否认,浩然是文革前后的优秀作家,他用他的笔刻画了那个时代的人物与精神,鲜明生动,引人注目。季宇是一名安徽作家,也是安徽大学的校友,他用他的文思与妙笔为家乡奉献了许多文学作品。

安徽有徽州、徽商,季宇的《新安家族》与《徽商》都是为家乡刻画的礼物。记得老师在上课时提问,为什么季宇要把描写徽州的小说命名为《新安家族》,同学们经老师点拨都恍然大悟,新安江是历史上徽州的母亲河!而《新安家族》也成为安徽建国后最长的一部长篇小说,阅读季宇的作品,总有一种浓浓的乡土之情,“月是故乡明”,文学自然也就有了故土之亲了。在一个学期的时间中,老师为我们介绍了许多当代作家与作品,让我们对于当代文学的认识更加深刻细致。从周立波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印记——《山乡巨变》,到多种多样的新世纪大学叙事,佳作迭出。

疏老师讲述的大学叙事,我听得最有滋味。如史生荣的《所谓教授》,王刚新世纪版的《你别无选择》——《关关雎鸠》,黄书泉有特色的大学叙事——《大学囚徒》等,再到各种移民文学,如葛水平通过女性视角展现中国女性的苦难与坚强的《裸地》,林那北的《我的唐山》,陈河的《布偶》等移民文学的翘楚,还有亲情小说,田中禾用亲情书写的的《十七岁》,高建群为亲人写作的《大平原》以及肖克凡写工厂的力作《生铁开花》。这些琳琅满目的文学作品充实了我们的课外生活,提升了我们的文学水平与阅读能力,这一场文学之旅对我们大有长进。

二、植物之旅 清明节之后的一个晴朗的下午,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从博北出发,开始了一场校园植物之旅。在老师严肃细致的讲解中,我们对于安大校园的植物有了一次全面而深入的认识。

从才盛放不久的玉兰到终年青翠的雪松,从默默无闻的阿拉伯婆婆纳到美丽圣洁的睡莲,安大的植物品种繁多、美丽无比,但老师一直在细心指点着,或俯身或仰观,一一为我们这些“门外汉”作细致的介绍。一个下午的“植物之旅”,老师和同学们大多大汗淋漓,但获益不少。

书本之外的一扇窗户对我们打开了,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大概就是这样吧! 教室里的旅行——教学相长 在课程学习中,老师还请同学为我们介绍他们所阅读过的文学作品,同学生动形象的讲述,炫丽多彩的PPT展示,再加老师中肯的点评,这样的教学方式也很新颖与有效。同学们通过自己展示和倾听他人讲解,获得了许多有用的信息和思想。教学相长,老师如是说。《小说二十讲》的课程即将结束,但老师一个学期的付出以及同学一个学期的努力都是有回报的。

文学之旅让我们了解了更多的当代文学作品和作家,拓宽了阅读的范围与知识面;植物之旅不仅让我们对安大校园内的植物品种以及习性特点有了一个大致的认识,也让我们参与到大自然之中,感受大自然,让我们把书本与实际相印证;教学相长对于我们学生收获的是如何学习,如何将自己的观点完整细致地显露给他人。“小说二十讲”,老师讲授的不止是“二十”,而对我们的启迪也是多方面的。多读书,多实践,多学习,多请教他人,学习的路程遥远而漫长,但能在人生早期遇见良师不得称之为幸事。“路漫漫而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会根据老师和同学在课堂上提供的方法,继续学习下去。

感谢老师!感谢同学!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